第(2/3)页 他们镇是双数赶集,石子镇则是单数,楼岚他们到时,街上人流已经少了许多,不过还是人来人往的。 楼岚也不急着去找那家店,而是先带着楼莲找了家面馆。 乡下面馆,除了早上那一顿,中午晚上基本都没什么生意,面馆里这会儿只有仰着脖子看电视的老板以及楼岚两叔侄。 招待两人随便坐,老板自己就起身,擦了擦手,站在店门口角落的炉子前给他们俩煮面,一边随口跟楼岚搭话唠嗑。 “小兄弟是从外地回来的吗?” “不是,我是别处来的,到石子镇有事办。” “这闺女是你家女儿?长得挺精神的。” ...... 不外乎就是些家长里短,楼岚不动声色引着说要给几岁的小女孩儿买礼物,老板也没多想,开口就推荐他们这里的一家学习用品店,说是老板娘有门路,弄来不少新奇的好看的,镇上不少学生丫头都喜欢。 “哟,镇上还有一所中学,这么说来,那家店一天能挣不少吧?就没人看了眼红,去打听货源,然后自己去进货回来摆个地摊儿什么的?” 老板嗨了一声,“那可不!谁能不眼红啊?特别是她这家店本来卖学习用品的,结果兼卖这些新鲜玩意儿以后,把人家正儿八经的发饰店都给弄得要关门了。” 小镇上基本没啥秘密,老板知道的还挺多:“不过据说货就是老板娘自己做的,这家店老板娘的男人还是个老师,人家学校里的学生都爱来捧个场什么的。” 楼岚若有所思地点头。 恰好面煮好了,舀好肉臊子,老板给两人端上来,楼岚就招呼楼莲赶紧吃面。 吃饱喝足,楼岚就带着楼莲往那家文具店的方向找过去。楼莲以为小叔怎么也要问问饰品价格,或者买两样,结果进去是进去了,她小叔却没问,也没买,转悠一个来回,就买了两支铅笔,出来后就要离开石子镇。 楼莲搞不懂,连忙问:“小叔,我们不买两样发夹头绳什么的,看看她们做的怎么样吗?” 楼岚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她:“花钱买?我又不是钱多了没处花,她们偷了你的设计,还要我们花钱去捧场?” 楼莲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呐呐嘀咕:“这不是,摸清敌情嘛,产品的质量也是一方面嘛。” 楼岚摇头:“亏得你年纪还小,要是长大了还这么想,我就要让你爸好好给你这脑袋瓜子多敲几下开开窍了。管他质量好还是不好,模仿了别人的,就是模仿了,难道质量好就不叫模仿,不是‘抄作业’了?” 楼莲摇头。 “所以,我们要观察的敌情不是她们模仿得好不好。” 楼莲不懂:“那我们要观察的敌情是什么?” 楼岚再次但笑不语,推着自行车往街口走,让楼莲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琢磨到出了镇口,楼岚问她有没有其他想法。 楼莲迟疑:“我想着,我们要不要去找镇上快要关门的那家礼品店,如果我们愿意提供货源,那家店是不是就可以跟文具店打擂台?” 这也是个办法。 不过楼岚并不主张。 原因也很简单,“一些新鲜稀奇的发夹头绳头花就能把那家正儿八经卖礼品发饰的店搞得要关门了,本身那家店就不咋样。” 又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一一分析,得出该店老板思想固化,不知变通,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也欠缺,可以说是不敢想也不敢做。 这样的店,平时也有罢了,多个销售渠道,每个月能多增加几十块百来块的收入。 可现在对方都要关门了,他们再找过去,除了暴露他们的行踪给文具店老板,产生打草惊蛇的效果外,其他的屁用也没有。 小小的一件事,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说法,楼莲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恍然清醒感,好像认知都被拉进了另一个世界。 再去看周围的人事物,再去听路人的抱怨老板的吆喝,楼莲都有种耳目一新的全新领悟。 出了人员最聚集的街口,楼岚跨上自行车,招呼楼莲自己坐上来。 楼莲刚跳上去,眼角余光一瞥,一个走神就差点摔了下去,好在楼岚本身两条大长腿支着地,正侧身往后看着周围,及时发现她摔下去,眼疾手快地一伸手把人给拎住了。 楼莲长得不高,二八杠的老式自行车又是大圈的那种,上去都要靠蹦的。 如果摔下去摔实在了,少不得要砸个包,流个鼻血什么的。 楼岚也被吓了一跳,板着脸训她:“上个自行车都能摔!”亏你还是个重生的! 楼莲理亏,不过她心神还有些不定,心里想着刚才瞥见的人,勉强坐稳了,手抓紧了屁股下面的铁架子,虚心接受小叔的批评。 楼岚看了眼远处一个被妇女领着的瘸子少年,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明显心不在焉的楼莲,倒也没再说她什么了。 楼岚知道她在想什么,却没主动提。 因为知道这侄女不是个能憋住话的。 果然,憋了二十多分钟,后面的小姑娘终于憋不住了,小小声试探着问:“小叔,你会拿我跟花花朵朵去换钱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