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探亲假足足有一个月, 已经是托边疆冬季大雪封山的福了。过完春节,又等到陪家人度过元宵,楼岚就又在家人的含泪目送中坐上火车。 与去年刚离京支边时何其相似。 要说唯一的不同, 大概就是这一次多了一位聊天对象。 年后安茴本身是应该有几日探亲假的,思及南下再北上, 既耗费时间, 末了还并不能多在家里留多少时间陪伴家人, 又太过折腾。 安茴干脆就留在京城,买了些特产寄回去, 自己则逗留几日, 到这会儿恰好与楼岚一起回边疆。 “据说我与早逝的母亲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 都十分相似。” “撇去路上来回需要的时间,在家顶多能逗留半日。我父亲见了我反而多愁善感,既然没时间多多宽慰他,不如不回去,平白给他添些惆怅。” 安茴如此说。 若是关系暧昧不明的一对男女之间的话题涉及到彼此的家人, 必定是更添了几分旖旎的试探与靠拢。 楼岚抬眸笑看她一眼:“如果我是你父亲,知道了恐怕更想打你一顿。” 安茴失笑:“可惜你不可能是,所以我还是安全的。” ——所以对于你来说, 哪怕需要承受更沉重的离愁别绪, 依旧希望有短暂的相聚吗? ——诚然如此。 楼岚时间上更宽裕,两人一路辗转, 先把安茴送回了地质队。 对于这样的安排,安茴并未反对或客套,一路上默契地享受楼岚的安排与照顾。 一直到抵达地质队暂时停留休整的巴彦代小镇,楼岚在招待所里休息一晚,第二日搭上一队前往古城的车队。 小镇不大, 又是还没化雪的猫冬时期,来个生人都很显眼。 地质队里留守的同事等安茴回去,好奇地问她送她回来的那位男同志是谁。 安茴想了想,说:“革命友情半升华的可靠战友。” 这说词,震得同事一愣,都不知道该说安茴同志果然年轻够胆,连这种话都能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来,还是该说这描述得还挺精准的。 连升华到一半可能进可能退都完全描述出来了。 另一边,等到抵达古城,楼岚又停留几日,避开一场大风雪,才算是等到了前往铁路队的补给车。 ——虽然铁路队留守人员不多,却也是需要一月一次送回补给的。 若是其他季节,半日的路程还能骑马坐驴车,冬季嘛,只能等一月一次的后勤补给车更稳妥了。 返回铁路队后,每日无所事事的楼岚以学习打发时间,写着疑惑的信积攒到了十来封,终于在最后一场雪结束时寄了出去。 信发出去的同一日,楼岚接到了钟援朝写来表示即将探望他的信。还不等多久,转日这人就到了,来的还不止他一个,另外附带两位被雪风吹出红脸蛋红鼻子,笑起来带着傻气的周红菊汤兰芳二人。 “哎哟可算是能出来松松筋骨了,这冬猫得,可太难受了!” 边疆跟京城虽然冬日里都是大雪天气居多,可边疆比起京城,天气还是更恶劣些,有时候在屋里一蹲就是好几日不能出门,去外边儿上个茅房都艰难。 钟援朝热情地拥抱了老友后,一边打量着被整理得干净有序的毡房,一边扯着围巾如此说到。 楼岚不客气地调侃:“哟呵,敢情是自己蹲得难受才想起来看我啊?” 一抬手,与周红菊汤兰芳相继握手,“你们怎么也来了?路上可不好走,辛苦了,快过来喝口热茶。” 周红菊汤兰芳还挺不好意思的,毕竟她们俩要来,并没有提前告知,平白给楼岚添麻烦。 钟援朝不满地嚷嚷:“喝热茶怎么没我的份?我也很辛苦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