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重迫击炮,为了避免意外,只能使用拉发。 “轰!!” 一大团火焰在远处的山头上腾起,山头上的碎石四处飞溅。 “好!好!”陈成兴笑的合不拢嘴。 几分钟后,跑过去查看情况的战士跑了回来。 “团长,弹坑直径4米,深度1.5米,破片杀伤半径50米。” 听到报告,众人都是一脸震惊,哪怕是闻英也没想到威力会这么大。 杀伤半径50米,可不是说50米以外就没事了,只是伤亡几率会降低而已。 要是在落点4米以内,那更是连火化都省了。 “继续试射,把所有炮弹全部打光。”陈成兴命令道。 “是!” “轰!”“轰!”. 王承柱不断调试着迫击炮的角度,而遭到炮击的山头也多出了好几个坑。 将测试所得的数据全部记好后,王承柱又开始操作120毫米迫击炮。 与150毫米的炮弹相比,120毫米的炮弹装药量少一些。 不过杀伤半径还是达到了35米,弹坑直径也有2.5米,深度达到了0.8米。 这样一发炮弹下来,土木工事基本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 即使是一米厚的混凝土工事,要是接连被两三发命中,也绝对无法幸存。 试射停止后,陈成兴也亲自到两个山头观察了一番。 不得不说,150毫米迫击炮威力的确够大。 不过陈成兴的打算,依旧是生产完这几门后,就不再生产。 原因很简单,一是射程太近,二是重量太重。 而且这两者在战斗中是互相冲突的关系。 2500米射程,只能跟82毫米迫击炮一样,用于营级单位的火力支援。 但是对步兵营而言,400公斤的重量实在是太重了,根本无法随部队一起快速行动。 这么重的重量,只能是用在团级,甚至是师旅级单位的火力打击上。 可哪怕是团级单位的战斗展开,纵深都会都超过两三公里。 这个时候2500米的射程就不够了,总不能一炮打到自己人头上吧? 而且最关键的是,15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虽然比120毫米的重量增加了10公斤,但是装药量也才仅仅提升1公斤而已。 有这个原材料,还不如做2发12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 因此陈成兴还是决定,新二团的迫击炮就用三个口径,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 “闻英,迫击炮的要加紧生产。”陈成兴交代道。 “鬼子吃了这么大的亏,接下来必然反扑,兵工厂生产的火炮越多,咱们的战斗力越强。” “要是全力生产大口径迫击炮的话,一个月差不多能生产7-10门,不过这会挤压其他口径迫击炮和枪支的生产。” “咱们的设备就这么多,生产这个就没法生产那个。”闻英说道。 二郎洞的规模还是太小,当初抢的毕竟是个小兵工厂。 “先生产重迫击炮,其他的武器暂时往后推。” “150毫米迫击炮生产完6门就停止,120毫米迫击炮的目标是先生产12门,然后再与其他口径一起慢慢生产。” “150毫米的就生产6门?我看那还有6根机车轴啊?凑一个营多好?” 闻英一阵可惜,她就喜欢大的。 “我一个步兵团,还要搞2个重迫击炮营不成?再说了,有那么多的原料吗?120毫米就够了。”陈成兴肯定道。 要不是当初答应过闻英,陈成兴连这6门都不想要。 “对了,这个120毫米迫击炮的底板,可以用轨道钢的底角截取焊接,这样应该能减少不少重量。 “然后用缴获回来的鬼子摩托车上的弹簧,来做迫击炮的缓冲器。”陈成兴交代道。 现在这2门迫击炮的底板,都是融化了铁轨直接铸造的。 完全是一块实心铁饼,死重死重。 虽说这样能增加射击稳定性,但是效果不大。 毕竟没有减震器的迫击炮,每打一发都会导致位置偏移。 如果底板减重,再加上稳定器,应该能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重量。 陈成兴也不奢望能降到原版的174公斤,只要能降到200公斤,他就满意了。 “行,我试试。”闻英点了点头。 这件事又没有什么损失,最后即使不成功也没事。 迫击炮核心炮管又没有损失,重新换回来就得了。 “还有,炮车也要配上,这么重的重量,总不能战士们扛着赶路。”陈成兴补充道。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闻英不耐烦道。 每次一来就玩命的安排活,也不知道嘘寒问暖。 后勤队的驴也没有这个使法啊。 (后期生产的,轨道钢焊接底板) (迫击炮炮车) 与闻英又沟通了一下迫击炮的细节后,陈成兴找到了徐涛。 “徐主任,这个炮弹有办法能降低壁厚吗?” 别看120迫击炮的炮弹重大17公斤,但是这里面炸药只有不到3公斤,剩下的全都是铁。 只有降低壁厚,才能在多装药的同时,还降低炮弹的重量,这直接影响到迫击炮的射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