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火锅开业 客似云来-《新明之路》


    第(2/3)页

    用不了多久,店里的配方都被弄清楚了,西来顺、南来顺、北来顺、来就顺,会开满一条街。

    更可乐的是,老郭还开了个粮店卖辣椒种子。说是卖,却不用银子,只能用粮食等价换。

    搞的很多人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啥子骚操作?莫名其妙的很。

    于是火锅店需要辣椒,地主们就种辣椒,别的粮店想收粮食,需要等郭家粮店换完种子才行。

    郭京章自己种的辣椒也就供应东来顺,郭一凡拿出了储物戒中一小半辣椒做种。其实郭公子也不知道自己能来大明朝,不然他就直接购买辣椒种子了,哪里还用这么麻烦。

    好在种子能换粮食,辣椒继续做菜。

    成都的火锅一下子就出了名了,虽然不能说直接和东来顺比,但辣味十足,十分过瘾,特别在这很冷的冬季,吃一顿火锅那感觉不要太好。

    很多外地的商人也闻着味过来,因为他们的流动性使得重庆的火锅也辣了起来,遍及四周也就个把月时间。

    可见川人对辣的需求有多么强烈,毕竟去湿御寒的效果十分明显。

    郭家一下子就更出名了,族亲们也很受惠,有出钱的,有出力的,都从郭京章这得到了实惠,家族股份制企业就这么诞生了。

    因为人之常情,能帮一点是一点,亲人们总是优先考虑的,而且股份制,也不怕你偷懒,都是自己的利益,谁都希望自己好。

    只不过族亲们也颇有怨言,特别是同行免费不限号,让本来能垄断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如果偷偷的来,那辣椒还是盆景,只是东来顺的辣更正宗,调料配方更先进而已。

    这不影响郭老爷的心情,给你们够多了,不要就换人,还敢得寸进尺不成。

    高价收购棉花是赔本买卖,这个到没族亲参股,但受雇的却不少。

    收购羊毛也开始了,从郭夫人寿辰那天后,夫妻俩穿了一次情侣毛衣,热出了一身汗,洗着鸳鸯浴的郭京章夫妇,立马拍板决定做毛线球生意。

    郭夫人还很主动的让家里所有丫鬟一起学织毛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