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脑子不清楚-《我全家都穿成了反派》


    第(1/3)页

    先生相当于他们的半个爹!

    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当学生的只能认真听先生讲。

    若谁传出了忤逆师长的名声,那仕途多半是毁了。

    至于先生不如弟子的话,怕是当世没几个老师能说出来,不,一个都没有。

    若不是先生懂得比他们多,他们又怎么会来这里辛苦求学呢?

    可在他们眼前的这篇文章是什么?

    一时间,学子们感叹不已。

    纷纷抄起了这篇文章,准备寄回去给他们的亲爹看看。

    爹你看看,我们书院的先生是怎么说的!你又是怎么说的!

    此后,书院里掀开了自《西游记》后第二次抄书热潮。

    左思著《三都赋》时曾引得洛阳纸贵,《师说》问世以后,南潼的草纸一时间也卖到脱销。

    众人纷纷抄写文章,寄给亲朋友好。

    大晋重儒道,韩愈在儒学上的基础写下《师说》,一方面继承吸收了古代圣贤之言,另一方面提出了“无常师”等新型观点。

    把文人的虚怀若谷和身为师长的诲人不倦显示得淋漓尽致。

    实乃文坛开模!

    书院里的先生们平日里也有交际,在南潼府里的文人圈子里,找着三三俩俩相熟的人交流自己平日的读书心得。

    因他们是朝阳书院的先生,能看到珍贵藏书的机会比起其他好友多,故而时不时分享自家看到的新书。

    而今日他们恰好把院长写下的文章带了过来。

    给自己的挚交好友瞧瞧,什么叫师道,什么是师者风骨。

    于是云华春写下的文章刷的一下在南潼府里传开了。

    不少书院里的学生感叹着,自己先生最近和颜悦色了不少。

    往日动不动拿着戒尺打他们的手,说他们无用,最近挨打的次数实在是少了很多!

    众人探寻了一番原因,原来是出在一篇文章上,让先生反思了自己的为师之道。

    一时间,众位学子也跟着去探寻那精妙文章。

    是什么厉害角色,能让自家的先生变得如此和蔼可亲?

    读了一番《师说》他们深以为然,很难不在赞同这文章上的话。
    第(1/3)页